【聯合報╱記者王紀青/高雄縣報導】

衛生署腸病毒重症審查委員黃高彬指出,委員會審查三年來全台腸病毒重症個案,他估算發現一百六十餘例重症病例中,有七成因發病初期「看錯科」延誤,致部分幼兒併發心臟或中樞神經病變,成為需仰賴呼吸器的「歡呼兒」,甚至死亡。

他說,追蹤腸病毒重症病例就醫史可知,多數兒童在發病初期,看的是耳鼻喉科,而非小兒專科,「這是嚴重的錯誤」。他強調,他不是說耳鼻喉科醫師不好,而是耳鼻喉科醫師不應成為小兒疾病的一線醫師。

他表示,孩子有病就醫時,要評估的是整體,尤其是在腸病毒高峰期,初期症狀很容易與感冒混淆,家長應直接找小兒科醫師,才可減少看錯科別延誤幼兒病情的遺憾。

黃高彬說,腸病毒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,但病程發展快,發病初期三至六天最危險;家長沿襲成人感冒看耳鼻喉科的習慣,在第一時間將幼兒帶到耳鼻喉科,「看錯科」的結果,往往錯失黃金治療期,等幼兒出現心臟或中樞神經病變,已難挽回。

高雄縣衛生局昨天發布一名兩歲腸病毒重症男童,兩周前不治。這名幼童四個月前送醫時,已出現肌躍型震顫,因心臟功能變差,造成腦部缺氧,呈腦死狀態,兩周前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。這名幼童的就醫史與其他一百多名重症兒相似,發病初期都是到耳鼻喉科就診。

黃高彬指出,小兒專科醫師養成必須經過四、五年的住院訓練。耳鼻喉科醫師雖修過小兒科,但「太少了」;在當實習醫師的第七年,雖然也輪流到內外婦兒科實習,但時間太短。他強調,「小兒疾病一定要找小兒科診斷」,耳鼻喉科醫師未受過完整的小兒專科訓練,未能及時診斷感染腸病毒,往往延誤黃金治療期。

兼任高雄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長的黃高彬指出,家長把耳鼻喉科醫師當成小兒疾病的一線醫師,「這是錯的!」以腸病毒診斷為例,牽涉到小兒感染科、小兒神經科、小兒心臟科,「這絕非耳鼻喉科醫師專長」。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瑞秋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